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光伏建筑一体化
一、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特点
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发电在建筑上应用的一种形式,也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城市应用的主要形式。简单地讲就是将光伏发电系统和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如建筑幕墙、屋顶等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结构,不但可以同建筑物友好结合,具有围护结构的功能,同时又能实现发电,产生电能供本建筑及周围用电负载使用。还可通过建筑物输电线路并网发电,向电网提供电能。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,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,因而备受关注。
二、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分类
光伏建筑一体化分为BIPV和BAPV两种类型。BIPV是指与建筑物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,也称为“构建型”或“建材型”太阳能光伏建筑。它作为建筑物外部结构的一部分,与建筑物同时设计,同时施工和安装,既具有光伏发电功能,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隔热、绝缘、防雨、抗风、透光等功能,甚至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,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的统一体。
BAPV是指附着在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,也称为“安装型”太阳能光伏建筑。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电,与建筑物功能不发生冲突,不破坏或削弱原有建筑物的功能。
三、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点
(1)建筑物能为光伏系统提供足够的面积,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面积。符合建设条件的建筑量大,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;
(2)光伏系统的支撑结构可以与建筑物结构部分结合,可降低光伏系统基础和部分基础结构的费用;
(3)光伏组件安装方式较自由,系统效率较高,可实现较大规模装机;
(4)就近并网的运行方式,省去了输电费用。分散发电,减少了电力传输和电力分配的损失,降低了电力传输和分配的投资及维修成本;
(5)光伏方阵可部分代替常规建筑材料,节省材料费用;
(6)安装与建筑施工结合,节省安装成本;
(7)提高了建筑物外观的美观度;
(8)能有效地降低墙面及屋顶的温升,减少建筑能耗,实现建筑节能。
综上,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,使房屋建筑发展成具有独立电源、自我循环式的新型建筑,是人类进步和社会、科技发展的必然。对此,九州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新能源公司,在新能源光伏产业,我们公司将聚焦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,有效地将光伏与建筑相结合,合理地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,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,支持企业技术创新,引导产业合理规划布局,稳步推进产业技术迭代和转型升级。
免责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,本文只供学习讨论之用,无任何商业用途!
相关业务推广


